根据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暨制造业振兴升级大会“着力统筹用好重点产业链工作抓手”的工作部署,按照《山西省重点产业链“链长制”2024年行动计划》(晋链长办字〔2024〕3号)工作要求,为促进特钢材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我厅牵头制定了《山西省特钢材料产业链2024年行动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按职责分工抓好贯彻落实。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1月23日
山西省特钢材料产业链2024年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暨制造业振兴升级大会精神,落实《山西省重点产业链“链长制”2024年行动计划》工作要求,用好产业链“链长制”有效抓手,聚焦特钢材料产业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不断强化产业链协作配套,持续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特钢材料产业链汇聚,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推进目标
(一)产业链竞争力不断提升。特钢材料产业链营业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7%以上,到2024年力争突破1400亿元。培育5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吸引3个重大项目落地,每户链主企业新引进产业链企业2户。
(二)创新链关键环节不断突破。力争推动3项特钢材料产业链重大创新成果实现高质量转化及产业化应用,突破5项关键技术研发,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
(三)资金链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探索特钢材料产业链多种金融支持方式,选取2-3个项目纳入省重点产业链基金进行模式试点,吸引大型投资银行与相关产业链企业对接,全年为产业链企业获得授信20亿元,推动重点银行与链主链核企业建立信贷合作关系。
(四)人才链智力支撑不断强化。组建特钢材料产业链专家库,推动成立特钢材料产业链专家咨询组,支持链主企业与专家开展柔性结对,赴相关院校开展产业人才需求对接。力争年底前链主企业与对应高校建立产教融合共同体,每户链主企业培育引进10名高层次人才。
二、年度任务
(一)产业链竞争力不断提升
1.针对细分方向开展填空式招商。
深化“政府+链主+园区”招商模式,围绕链主企业差异化特钢产品,细化下游招商重点方向,开展补充式、填空式招商,探索全链条整体引进方式,在新能源领域,依托中北高新区、综改区吸引新能源驱动智能制造、新能源设备零部件加工制造相关产业链配套企业落地;在光伏支架领域,依托闻喜经济技术精品钢产业园,发展超级耐候钢,吸引光伏企业落地建厂;在丝网加工领域,依托丝网“智”造产业园,利用拔丝产品优势,打造丝网产业集聚区;在装配式建筑、金属制品领域,结合精品钢深加工“零碳”产业园建设,吸引装配式建筑企业、金属制品深加工下游企业来晋投资。
责任单位:省工信厅、省商务厅、省投促局、链主企业
2.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形成“重大项目+链长+属地”共建模式,联合项目属地政府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项目推进中的难题。紧扣项目建设关键环节,系统做好监测调度、动态管理、包联服务。“实施类”项目重点推进17个重点项目建设;“储备类”项目积极推进11个储备项目落地开工;“谋划类”项目联合投促部门推动27个招商谋划项目落地,做到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保证项目建设持续推进。
责任单位: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投促局、链主企业
3.开展产业链企业梯度培育。
深度实施产业链“链主+链核+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模式。由“链主”企业主要负责人挂帅,建立“清单制+责任制”制定详细规划、任务书和年度任务表。深化“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合作,建立“链主”企业牵头,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产业链上下游骨干企业参与的产业链协作联合体,重点推动专精特新企业融入链主企业协作配套链条,促进联合体内企业在技术攻关、产销对接、资金融通、标准制定、企业管理、平台建设、人才培训等方面深入合作。重点推动链主企业建立特钢材料产业链协作联合体,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关联度。
责任单位:省工信厅、相关重点企业
4.加快产品高端化转型升级。
支持企业瞄准汽车、家电、工程机械、管道运输等行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健全企业生产管理体系,建立包含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监测、售后服务的全流程生产体系,开发升级新型产品。围绕我省特钢产业基础,重点开发生产取向硅钢、镍基合金、超大型H型钢、高端紧固件用钢、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钢、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等小批量、多品种关键钢材,提升产品附加值,更好满足市场需求。支持企业积极申报“山西精品”认证,提升产品质量,提升社会知名度,产品影响力。积极宣传燃料电池用不锈钢、超纯铁素体不锈钢、超大规格H型钢、高端紧固件用钢等重点产品,强化产品知名度,形成家喻户晓的特钢品牌。
责任单位:省工信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链主企业
5.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支持企业针对现有流程工艺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全面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特钢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布局能源智能管控大数据平台、钢铁生产全流程质量管控大数据平台等生产经营平台,贯通生产、经营、供应链协同等业务场景,打造一批智能化改造样板,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经营效率、效益。积极开展融合机器视觉、智能传感、深度学习、自动控制的不锈钢自动扒渣系统推广应用,加快特钢材料产业链智能化改造。
责任单位:省工信厅、链主企业
(二)创新链关键环节不断突破
6.持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支持链主企业等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积极申报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围绕特钢材料产业链组织开展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攻关,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支持链主企业发挥创新领军企业的垂直整合作用,通过重大科技项目,带动大中小企业提早介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带动大学和院所延伸参与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实现创新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建立特钢材料产业链关键技术清单,聚焦高铁轮轴钢超纯净化冶炼控制技术、氢能源汽车电堆双极板用不锈钢、稀土微合金化高强紧固件用钢、12.9级高强紧固件用钢、微合金化非调质钢、汽车电枢轴用ML40Cr盘条、Q355CH型钢等战略品种开展技术攻关,拓展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核工业等下游领域的应用。
责任单位:省工信厅、省科技厅、链主企业
7.加快促进重点技术产业化。
支持链主企业等建设一批面向社会开放的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小批量试生产等中试平台,加快平台技术开发和转化进程,缩短成果转化周期。支持链上企业联合技术转移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创业载体等,组建产学研联合创新体,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特钢材料领域国家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来我省开展后续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定期搜集整理企业技术需求清单、可转化成果清单,常态化开展成果发现、挖掘、策划和转化服务。重点推动高压气态、低温液态氢储存容器用不锈钢制备关键技术、经济型双相不锈钢板材关键技术等技术产业化,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责任单位:省工信厅、省科技厅、链主企业
(三)资金链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8.支持多元化金融服务保障。
建立具有特钢材料产业特色的“产业链+链主企业+产业基金”运作模式,发挥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利用专项基金支持特钢材料产业链发展,结合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时期各类企业开展针对性帮扶,促进企业持续成长,遴选2-3个重点项目作为基金招商试点推进。开展政银企“线上+线下”融资对接活动,强化金融政策及产品信息宣介,推动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资金供给端需求端有效衔接。
责任单位:省工信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链主企业
(四)人才链智力支撑不断强化
9.建立人才专家库。
加快建立特钢材料产业链专家库,推动成立特钢材料产业链专家咨询组,初步形成“产业链+专家”智库模式,充分发挥专家在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中的决策咨询和参谋智库作用,跟踪分析国内外特钢材料产业发展动态趋势,提出产业发展前瞻性建议。鼓励链主企业加大“两院”院士、“国家重点人才培养计划”等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支持专家与重点产业链企业“柔性结对”,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经营管理、生产、发展和规划提供全方位服务。
责任单位:省工信厅、链主企业
10.强化本地人才培育。
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激励等举措,打造跨学科、复合型、具有实操能力的特钢材料本土高端人才队伍。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等方式加强对优秀杰出人才的激励。鼓励相关高校开设特钢材料相关领域专业,充实技能人才队伍。支持链主企业与相关高校合作,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同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人才培育体系,形成产教融合“双元制”培养,将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列为重点推进工作,由链主企业牵头推进,持续引进操作技能人才。
责任单位:省工信厅、省教育厅、链主企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引导。
聚焦产业链发展痛点、堵点,广泛调研企业市场需求,按照市场规律,联合多部门,逐一列出解决办法,提出专项支持政策,协调连接产业链“断点”、疏通连贯产业循环“堵点”,促进各产业链间多链融合,引导各链条企业供需对接、优势互补、抱团发展,促进产业链集约化建设、集群化发展。
(二)召开专题活动。
支持链主企业积极组织申报中国不锈钢产业发展大会、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中国国际钢铁大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论坛,提高我省产业发展知名度。组织开展特钢材料产业链招商引资大会,搭建特钢材料招商引资平台,吸引下游新能源、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建筑装饰、民品深加工企业落地投资。召开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对接会,促进下游持续应用我省特钢材料产品,不断提升本地配套率。
(三)保障项目实施。
建立重点项目实施清单、储备项目清单、谋划项目清单,按月调度项目推进情况,实时掌握项目工作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全面分析问题,精准解决问题,确保实施类项目按时推进,储备类项目手续办理顺利,谋划类项目落地见效。及时总结项目保障中的先进工作经验,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广复制。
(四)开展入企纾困。
按月开展入企纾困服务,深入企业一线,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座谈研究等方式对市县经济发展情况、企业经营状况、项目推进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研,及时向企业宣讲最新政策,梳理各地市政府发展诉求,各相关企业发展问题,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并推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