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光溪64
发表时间:2023-02-06 16:40 岳光溪,1945年10月30日出生,北京市人,热能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2008年获得中国工程院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年获得国际循环流化床成就奖。2013年被聘为太原理工大学双聘院士。 岳光溪教授创新发展了循环流化床燃烧理论体系,建立了以流态设计为核心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理论框架并用于实践,开发了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产品,大规模产业化应用。设计理论和设计技术出口海外,国产装备打入国际市场;他首倡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研究,指导团队完成世界最大容量超临界600MW循环流化床研发,被国际能源组织认为是国际循环流化床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他提出通过流态重构以提高燃煤发电效率、降低厂用电的技术路线,并成功开发出系列产品;他大力支持循环流化床燃烧原始超低排放,通过流态优化实现炉内高效脱硫和低氮氧化物生成,并成功进行了实践探索;他借鉴燃烧理论和锅炉结构经验,进行煤气化技术创新,开发了工艺独特的分级送氧水煤浆气化技术;他采用锅炉成熟结构,开发了水煤浆水冷壁气化炉,性能优越;他指导开发炉内废锅水煤浆水冷壁气化炉,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迅速实现了产业化。这些研究为我国燃煤节能环保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先后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近400篇,专著3部。获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发明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 自2000年后,岳光溪长期与山西省的企业合作,并得到山西省的大力支持。带动了太原锅炉厂和阳煤化机的企业技术进步,形成了三代煤气化技术和三代循环流化床技术,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目前正在为山西的碳达峰,碳中和做贡献。开发了生物质燃烧高参数循环流化床技术和煤气-蒸汽联产的煤气化技术。 岳光溪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循环流化床燃烧、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煤气化技术的理论和工程应用。 网络编辑:刘一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