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台山寺庙群
忻州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北邻大同、朔州,南毗太原,西隔黄河与陕西、内蒙相望,东以太行山与河北接壤。是全省唯一横跨省际东西的市。全市南北长约170公里,东西宽约245公里,总面积2.51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6,是山西省面积最大的市。忻州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4.3——9.2℃之间。年降水量为345——588毫米。忻州市现辖1区(忻府区)、1市(原平市)、12县(定襄县、五台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代县、偏关县)。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268.9万人。
忻州历史文化悠久。从新石器时代,忻州就有人类开始活动。相传汉朝的时候,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0年)北上抗击匈奴,兵困平城(今大同),脱围时大军南撤,到忻口方摆脱追兵。汉高祖欢颜而笑,六军欣然如归,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忻州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至今已有将近1800年的历史,历代多为郡、州治所,地理位置重要,有“晋北锁钥”之称。1949年成立忻县专区。1970年更名为忻县地区。1978年改名为忻县行政公署。1983年改称忻州行署。2000年改为忻州市(地级市)。
忻州产生过不少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如春秋战国时期的义士程婴、公孙杵臼,汉代史学家班婕妤、美女貂蝉,元代诗人元好问,宋代忠良杨家将,明代剧作家白朴,清代改革先驱徐继畲,近代革命先驱高君宇、徐向前、薄一波等。
忻州是一座文旅名城。忻州旅游资源丰富,是山西省同时拥有“黄河、长城、太行”三大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市,被誉为“摔跤之乡”“民歌海洋”。2018年,忻州入选界面新闻中国旅游50强前25名。2019年,忻州古城东大街被认定为“山西省特色商业街”。全市现有旅游景区(景点)159处、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7个,全国仅存的4座唐代木构建筑有2座在忻州。
佛教圣地五台山居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国家首批颁布的35个风景名胜区之一,有著名寺院50多座,是中国现存的最大古建筑群。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的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忻州古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距今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是中俄万里茶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晋北锁钥”之称,又因文风昌盛而有“文集九原、雅出秀容”之誉,是晋北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重镇。忻州古城经过复现明清时期商贸繁盛、休闲安逸的社会生活画卷,现已成为忻州对外开放的大平台、文旅产业的集散地、晋西北印象体验的重要门户。
芦芽山风景名胜区荟萃了“山、石、林、草、洞、湖、泉、谷、庙、关”十大系列的旅游产品,是集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及中国民间文化旅游示范区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景区以芦芽山(太子殿主峰)为中心,包括马仑草原、小芦芽山、万年冰洞、千年地火、悬崖栈道、天池湖群、情人谷以及汾河源头等诸多景点。

雁门关
宋朝时杨六郎镇守的“三关”,就是“偏头关”、“宁武关”和“雁门关”,都在忻州市。其中的“雁门关”是塞北游牧民族区与中原农耕区的分界地,是历史最为悠久、战争最为频繁,知名度最高、影响面最广的古关隘,被誉为“中华第一关”,以关城、长城、隘城、兵堡、烽火台等不同等级、不同用途、不同形制的历史建筑遗存,构成了苍凉、凝重、雄浑、大气的边关特色风情旅游资源。
“华北第一洞”禹王洞,相传是当年大禹治水的栖身之所,是华北罕见的天然溶洞。洞内四季恒温,洞套洞,洞连洞,洞洞有奇观。
忻州境内有多处优质温泉,忻府区奇村温泉富含微量元素,经专家鉴定,水质为全国第—,世界罕见。拥有同一水系的顿村温泉度假村被称为“三晋第一村”。
忻州有“摔跤之乡”的美誉,自解放以来,共产生世界冠军全国冠军73个。忻州还有“民歌海洋”之称,在黄河岸边的河曲县,不分男女老少,大都喜欢唱民歌,大都会唱民歌。
忻州还有许多革命历史纪念地,高君宇、徐向前、薄一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忻州人,平型关大捷、火烧阳明堡飞机场、雁门关伏击战、忻口会战等著名战役均发生在忻州,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一二0师师部旧址、徐向前元帅故居、平型关大捷遗址、续范亭纪念馆、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等都留下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足迹。

忻州古城
忻州是一座产业新城。忻州是“中国杂粮之都”“中华红芸豆之乡”“中国亚麻油籽之乡”“中国甜糯玉米之乡”“中国藜麦之乡”“中国甘甜红薯之乡”,是山西省重要的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忻州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50余种。其中煤炭探明储量207.2亿吨、保有储量200.1亿吨,铁矿探明储量15.9亿吨、保有储量15.02亿吨,还有钼、金、铝土、金红石、高岭岩、白云石、大理石等保有储量在全省均占较大份额。地热田总面积32.3平方公里。 忻州杂粮面积达到350万亩以上,占到全省近四分之一。电力总装机1565.95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到54.43%,规模全省第一。法兰、风电设备、装备制造、半导体等产品和煤炭、电力、焦化、铁矿、氧化铝等工业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忻州中心城区产城融合不断深化,“四大板块”产业布局各具特色,南部以忻州古城保护活化为核心的晋北生活体验区、中部以中国杂粮产地交易市场为重点的“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北部以云中河为依托的现代康养生活休闲区、东部以半导体全产业链为重点的新兴产业集聚区加快形成。忻州古城文旅休闲集聚区、“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集聚区成为省级第二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试点,半导体产业园被认定为第二批省级特色产业集聚区试点,山西杂粮质检中心检验水平全省领先。2015年,忻州跻身中国宜商城市竞争力前200名城市的第158名。
忻州是一座田园城市。忻州是山西融入京津冀及雄安新区的后花园、面向大西北的桥头堡,是太原都市圈的重要节点城市。境内县县通铁路和高速,北同蒲铁路、京原铁路、大运高速纵贯南北,五保高速、灵河高速横穿东西,形成了涵盖公路、铁路、航空密集便利的立体交通网络。大原、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在忻府、原平设有两个高铁站,五台山机场已开通上海、厦门、大连以及曼谷等国内外航班18个。从忻州市府所在地出发,市域内往东80公里是五台山佛教名胜区,从五台山沿灵河、忻阜河高速往北220公里进入以雁门关为代表的古战设施区,从雁门关沿大运、灵河高速往西230公里进入以老牛湾、娘娘滩为代表的黄河风情区,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往东160公里进入以芦芽山、万年冰洞为代表的自然生态区;市域外一小时可到达省城太原,三个半小时可到达北京、天津、榆林、鄂尔多斯,雄忻高铁、集大原高铁开通后,到这些城市的时间将缩短一半以上。全市14个县(市、区)创建13个国家卫生城市(县城)、4个国家园林城市(县城)、2个全国文明城市(县城)、7个省级园林城市(县城)、8个国家卫生乡镇、186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创新型田园城市加快崛起。
网络编辑:刘一丹